阅读黑格尔的《小逻辑》
发布时间:偶然在图书馆翻到了哲学书目,兴致勃勃看完了尼采的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》,竟然感觉到了精神上的久违的喜悦。于是向下一步摸索时候,发现了黑格尔《小逻辑》。人个体精神对自然事物的认知是哲学要探讨的问题,而粗浅的看来,黑格尔的哲学是入门、探究的经典法门。
我对哲学的好奇,完全是因为我自身的缺漏和精神不健全。时至今日,依然带着不尽完全正确的三观和方法论认知和改造周身世界。哲学究竟在讨论什么,意义是什么,意义的意义本身又是什么,我都可以粗浅的思考不乐深究,毕竟是凡人之心,疲倦的心,且懒到不会完完全全静下来完成一次独立思考和认知。去读黑格尔,想去获得的是现成的精神饕餮,看这位哲人的思考方式,随着他进入某种精神内核。有意思的是,译本是贺麟先生所翻译,读罢引言便已经感受了做学问的态度和文字把控功底。落款写下的一九五四年二月八日,北京大学
更是激励我想去读完《小逻辑》全书,作为一名北大学子,跨越时间,读到前辈的著作,竟然感到无比亲切。贺麟先生在新版序言所斟酌多次的字词翻译,也是让我受益颇深,话语系统的不同,导致了信息差,却通过巧妙的文字把控释义,精彩而又纯粹。
哲学的开始是基于一个假设,脱离于不同学科,完全是精神层面的挖掘,甚至无法用任何话语体系去阐述其本质。反向去推理,如果一个人如果是精神层面的存在体12个小时,肉体存在12个小时,那肉体和精神究竟哪个可以定义其存在为人
。不过似乎唯心唯物并非黑格尔要在此讨论的问题,《小逻辑》应该是从哲学开始到逻辑本身的书籍,如果想认知哲学和逻辑,就先要区分哪些是精神本质,哪些是情绪本质,我们对事物的第一感觉是精神反应还是情绪反应还是肉体条件反射。表象的,我们拆开它。内在的,我们分析并区分它。我猜测哲学本身就是对精神内核的一次元认知。
逻辑学是研究纯粹理念的科学,所谓纯粹理念就是思维的最抽象的要素所形成的理念。
学习逻辑学,可以剖析在思维上最纯粹的最根本的部分,逻辑学研究对象是真理。正如书中所言,培养自己的精神,对高尚神圣事物的渴求是比外在知识的草芥更为重要的。我们接收着繁杂的信息,疑惑停留在科技和社会规律,但是这些面对的是眼前。作为一个精神体而言,本质是更为重要的。
一次突破外在情境,纯粹的关于我
的思考是十分独特的。假设你处于某种背景,是一名学生,是一名工程师,这些都是情境的表象,所产生的思维和行为也都会圈定于你所处的背景。这时候需要从这种情境之中抽离,经过抽离之后,才是纯粹的“我”。诚然表象会塑造“我”,但真实的”我”,纯粹的“我”,思维意义本身的”我”,是本质意义的,是内在含义,是真理本身的“我”。
感性的东西是个别的,是变灭的;而对于其中永久性的东西,我们必须通过反思才能认识。
逻辑学本身重要目的之一就是研究事物的普遍性,突破情境本身,研究更元认识层的普遍性。狡猾的人会在情境中可以塑造自我的形象,对环境适配。但聪明的人却从情景中不断反思,基于感觉、直观、表象,以反思为中介,发生改变。反思是自我意识的产物,思考只能发生在自己的意识之中,内在唯一。